首页 >> 八卦娱乐

冯巩的曾祖父

2023-03-25 八卦娱乐 452 作者:网友投稿

1985年12月,老山前线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解放们夹道欢迎,还让他们登台“讲话”,时不时的,台下的解放军们配合着鼓掌大笑……

这情况很快引起了越南特工的注意,他们觉得这俩人肯定是大人物。

根据这俩人的西装派头,越南特工分析他们是日本人,于是立即向上级汇报:“中国阵地上来了两个日本人,受到中国人非常高规格的接待!……”

这两位客人是谁,为何受到解放军的如此欢迎?又为何被越南特工认作日本人呢?


演艺之路坎坷,却总有伯乐赏识

这两位客人之一名叫冯巩,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而他为何会出现在老山,这还要从他的身世开始说起。

冯巩,1957年在天津出生。冯巩的家世显赫,但这份旧时代的荣光,没有为冯巩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坎坷。

曾经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父,他的祖父冯家遇是大名鼎鼎的资本家,他的父亲是教师,母亲刘益素是“京东第一家”的大小姐。

冯巩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已经家道中落。

冯巩的父亲去乡下改造,家里人的生活开销全部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但命运最会开玩笑,家里的生活步履维艰,偏偏冯巩又是个热爱相声,并且说相声说得很好的孩子。

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说,有表演天赋,在那个时代,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另类的伤害。

好在冯巩知道家里的情况,勤工俭学,主动为母亲分担家里的压力。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偷偷攒钱买了京胡,自己学习相声。

正所谓:“金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光。”冯巩无师自通,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上台为同学们表演说相声。

从此冯巩在学校小有名气。

1973年,冯巩参加了天津的相声节目,表演了《尊师爱徒弟》。


通过这个节目,相声界的大师马季注意到了冯巩这个可塑之才,冯巩身上命运的枷锁正在悄悄松动。

冯巩虽然演艺之路坎坷,但是总能受到伯乐赏识。

马季作为专业的相声演员,看到冯巩对于相声表演拿捏得恰到好处,并且他早就听说26中学,有位有表演天赋的学生,随即到了26中学。见到冯巩,马季问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学习相声”。

尽管冯巩当时只有16岁,但他自己对于相声的热爱,容不得他拒绝,只不过,当时的冯巩还是个小孩子,他不知道这个决定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冯巩拜马季为师。很快,本身就有天赋的冯巩,在马季的悉心教导下,在天津市相声界打开了名气。

同年,冯巩进入某部队做文艺兵。接着,冯巩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点,他通过了中央广播文工团的层层考试。


但是在政审的时候,冯巩祖上那份旧时代的荣光,再次成为了冯巩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冯巩望着祖上那份曾经多少人企盼不来的荣光,到了自己这里,非但没有享受到来自这份荣光的任何福利,反而因此处处碰壁。

年仅16岁的冯巩,郁闷至极。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冯巩绝望之际,辽宁的基建工程兵的文艺团,向冯巩跑出了橄榄枝。

这次,冯巩向当初拜马季为师一样,顾不得母亲反对,没有编制也无所谓,只要能让继续说相声就可以。

他与他的初中同学刘伟一起去了沈阳,在沈阳军区待了两年,两年后,因为编制问题得不到解决,二人回到了天津。


在当时那个年代,因为电视节目很少,冯巩想要继续说相声,并且想以此为生养活自己,必须得进入国家级别的文艺团,才能够继续他热爱的相声事业。

尽管冯巩的相声演艺生涯,极其不顺利,但是他仍然不放弃。

回天津后,冯巩进入天津制线厂工作,像冯巩这种浑身都是艺术细胞的人,他怎能不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赋呢?

在制线厂,冯巩不仅工作认真,而且厂子里的各类文艺演出他都积极参与,他再次成为厂里的文艺明星。

尽管冯巩因为出身问题,没办法去文艺团工作,但是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冯巩这样出色的相声演员,作为相声界的千里马,冯巩再次迎来了一位赏识他的才华的“伯乐”——著名相声演员候耀文。


侯耀文当时是中国铁路文工团的相声演员,他对冯巩的才华欣赏已久。

侯耀文听说冯巩在制线厂工作,亲自去到厂里对冯巩发出邀约,这可是冯巩一直在等的机会啊。

就这样,冯巩正式进入中国铁路文工团。

进入文工团后的冯巩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那里优秀的相声演员太多了。

在这种环境下,冯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相声表演和创作作品上,但是他努力的时候,别人也在努力。

并且他的出身问题,并没有因为到了北京而解决。

冯巩想要解决出身问题,还是需要一个机会,冯巩明白:“机会都是等来的。”

冯巩边工作,边等待机会,果然上天不负有心人,冯巩在1985年迎来了一个机会,只不过这个机会实在危险。


老山战役

老山战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唯一一次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战争,并且发生在70年代,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但是很多人对这场战争不了解,当听到冯巩与这场战争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更是感到诧异。

1975年,越南攻打柬埔寨,柬埔寨向中国求助。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建交,中美关系逐渐升温。

中国与苏联一直是友好国家,但是自从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上台后,就一直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

越南借此机会与苏联联手,有苏联撑腰,当时的越南频频对中国的边境地区云南发起进攻。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考虑到,中国的各方面都刚刚走上正轨,现在发起对越反击战,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他们发挥中国传统指挥,“再等等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战。”

但是越南被自己的欲望冲昏了头脑,从1977年开始,越南发起大规模的排华活动。

他们不仅把在越南的中国人赶出越南,甚至把在越华人杀死。最过分的是,他们占领云南的村庄,杀害当地的中国村民。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给与了越南非常多的帮助,但是没想到中国养了一只不知感恩的仇人。

中国有句老话:“士可杀不可辱。”面对越南的频频挑衅,中国政府再也无法默默忍受。

中国政府当即决定,以武力反击越南,对他们进行武装反抗,哪怕我们会付出代价,也要把这口气争回来。

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中国采取快速作战的策略,打他个措手不及。果然,越南经不住几回打。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很快战争越南,并且在战胜之后,迅速把兵力从越南撤出。

虽然越南不死心,但是见识了中国的真实战斗力之后,还是心生敬畏。

在此之后,越南不敢与中国正面交锋,但是他们还是在骚扰中国边境地区。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与越南展开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是老山战役。

1984年,老山战役爆发。

这场战争持续了五年时间,战争的艰辛,不用词汇描述,我们也深知其中不易。

在前线打仗的战士们,他们的身体与心理承受着双重压力。因此在那个时候,中央会派文艺工作者,去前线表演,为战士们带去片刻放松。

尽管对于演艺工作者去为前线战士们表演节目,是一件光荣的任务,但是前线毕竟是距离敌人最近的地方,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敢去前线慰问演出的人少之又少。

正所谓:“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去前线慰问演出确实危险,但是这是一份荣誉,可能会为之后的演艺事业助一臂之力,尤其是对出身不好的演艺工作者来说。

得知这个消息的铁路文工团领导刚开始十分忧愁,不是他不想为战士们带去欢乐,只是去前线,这么危险的地方,谁愿意去呢?

正当领导一筹莫展的时候,冯巩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主动请缨前去老山前线慰问演出,因为他知道这是解决出身问题的大好时机。


1985年12月,正值深冬,即使是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冯巩依旧感到阵阵凉意。

夜色渐浓,思虑再三,28岁的冯巩最终还是执笔写下了“遗嘱”,这份遗嘱是写给他的挚友秋林的:“如果我不能平安回来,麻烦你帮我照顾好我的儿子。”

他知道这份遗嘱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接下来的几天自己面临着什么,但是这是作为演艺工作者的信仰,更是作为中国人该做的事情。

写完遗嘱,冯巩才安心睡去,他要养足精神,认真地完成接下来几天的任务。

就这样,1985年12月6日,冯巩去猫耳洞作慰问演出。

被错认为日本人,平安演出


冯巩与刘伟坐上开往老山前线总指挥部麻栗坡的长途汽车,到了地方,冯巩才见识到了前线的危险局面。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来了就得完成任务后再走。冯巩在车上索性睡起觉来,无所畏惧。

其实在冯巩与刘伟下车之后,他们的行踪就全部都在敌人的视线范围之内,作为“可疑人员”的冯巩与刘伟,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敌人的扫射。

或许是上天眷顾,在这期间发生了意见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使得冯巩与刘伟能够平安归来。

越南当时因为连年作战,国内的文艺工作做得不好,因此他们没有慰问演出这一说,没办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在此期间,我军截获了越军的一份令人无语的情报,情报内容是:“中国部队来了两名日本人……”

原来,冯巩与刘伟作为演艺工作者,去前线演出,他们为了表示尊重,所以穿得带有条纹的西服。

在当时,日本人比较流行那种衣服,越南士兵只顾着打仗哪里知道外面的变化,他们把冯巩与刘伟认成了日本人,因此,下令不能对冯巩和刘伟开枪。

这件看似暴露越军智商,荒唐至极的事情,却救了冯巩与刘伟的命,否则,可能我们就听不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这句经典的春晚专用语了。

他们二人,接下来的演出很顺利,为期六天的演出,每一场演出冯巩都认真准备,认真出演。

六天时间,演出几十场。


所谓:“富贵险中求。”冯巩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因为去前线为战士们慰问演出,使得冯巩的出身问题,再也无法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了。

在前线慰问演出结束之后,冯巩与刘伟二人平安回到北京,继续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相声事业当中去。

至此,冯巩迎来了他的事业巅峰时刻。

1986年,冯巩第一次能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表演相声《虎年说虎》。

冯巩一跃成为家喻户晓,深受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我们每年都能在春晚看到他的身影,听到那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结语

冯巩的出身问题,使得他的演绎生涯走的很困难,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放弃,依旧坚持的等待机会。

面对唯一一次可以把出身问题解决的机会,冯巩直到机会难得,尽管他知道这个机会太过危险。

但也只能赌一把,不成功便成仁。就这样冯巩奔赴前线慰问演出。

事实证明,冯巩赌对了。他回来后,第二年就有机会上春晚。

要知道,如果他的出身问题没有解决是不可能有机会上春晚的。


冯巩作为德艺双馨的的老艺术家,自己曾经在沈阳当过兵,或许去前线慰问演出不只是为了解决出身问题,他的心里牵挂着无数奔赴前线的中国战士。

他们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奔赴战场,作为文艺工作者,能够为他们演出是演艺工作者的荣幸。

冯巩的祖先冯玉祥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如果问到近代时期的军阀,不知道大家最先会想到谁呢?是孙传芳,还是吴佩孚,又或者是冯玉祥。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我们都知道著名相声、小品演员冯巩老师,算是春晚的钉子户了,也深受全国人民喜爱。一直就有传言说他是名门之后,那么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冯玉祥,但其实不是,冯巩老师的曾祖父为另一个军阀冯国璋,他还曾在电影中出演过冯国璋这个角色。

现在话说回来,虽然冯玉祥的后代没有像他那么出名,也没有像他同辈人的后代那样为人所知,诸如蒋介石之子蒋经国,还有孔祥熙之子孔令杰等等。但要是说出他儿子的故事,没准会令朋友们大吃一惊。


在一些人们的心中,冯玉祥是一个特别爱倒戈的军阀,也算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但平心而论,他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正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冯洪志。别看冯玉祥是一个军阀,大家就认为他的生活就算不奢侈,也算是比较优越了,但实际并不是这样的。据冯洪志回忆,他们家中最常吃的食物竟然是窝窝头与苞谷面。小时候父亲会经常问他,“窝窝头好不好吃”,对于小孩子来说吃不惯这种食物也是正常。但冯洪志从小就很机灵,回答说父亲和他们一起吃的时候就好吃,不和他们一起吃的时候就不好吃。试问,这么聪明的小孩子谁不喜欢。


除此之外,他们小时候还住过茅草屋,冯洪志甚至也放过羊,毕竟是大西北出来的小孩,这也算是非常接地气了。不过,虽然生活上过得比较拮据,但书还是要读的,毕竟再穷不能穷教育,何况冯玉祥也不算穷。

冯洪志在1929年便同二姐一起去苏联留学了的,那时的他才只有12岁。现如今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上寄宿学校都有点放心不下,更何况出国留学了。相反,对于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孩来说,这么小便远赴异国他乡,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不过冯洪志好歹还有二姐陪伴,他们顺利在苏联完成学业后,又前往德国留学,但随着二战的爆发不得已才回到了国内。


众所周知,冯玉祥与蒋介石为结拜兄弟,所以两家的关系也算不错。在冯洪志老先生回忆中,他随父亲拜访蒋介石的那段经历可是记忆深刻。那还是在1942年的春天,冯洪志多么会说话我们在前面已经领教过了,当见了蒋介石后,他又一次展现了这个本领。

与其他人不同,他没有因为对方是民国总统而显得有些拘谨,反而先声夺人,向蒋介石道贺。原来在那一天正好有美国飞机轰炸了日本东京,肯定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据说,当时蒋介石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看到这么聪明机智的小孩,蒋介石自然想将其收为己用,但却被冯洪志先生婉言谢绝了。


随着抗战胜利,蒋介石又挑起了内战,冯洪志见国内动荡不安便去了美国。原本想着在战争结束后回国的,但很快又爆发了朝鲜战争,所以他才不得不留在美国定居下来。但他并没有忘记祖国,在学习、工作之余总想着为祖国做出一些贡献。

因为我们上面也有提到,他与蒋家的关系不错,所以想利用这个身份来劝诫蒋经国,希望他能够以国家统一大业为重。先后在1982年与1987年给蒋经国写了两封信,虽然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圆满,但冯洪志先生为两岸的统一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得不说,这一点还是比较随他父亲的,冯玉祥也曾为了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如今,冯洪志老先生已经有103岁了,从1917年出生到今天,他经历了中国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即便身处国外,也一心向祖国,至今还是中国国籍。我们都知道在美国外籍人士想要长期定居还是比较麻烦的,还有不少科学家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会选择加入了美国国籍。但冯洪志老先生这么多年来,能够一直坚持不改国籍,其赤诚之心大家都看在眼里。

值得一提的是,冯洪志老先生还是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并且在美国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就叫做泰山工业公司,正是因为他的父亲冯玉祥就埋葬于泰山脚下。迄今为止,他已经有上千亿的身价了,其一生经历也是令人羡慕不已。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