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卦娱乐

萨特存在主义

2023-12-11 八卦娱乐 2 作者:网友投稿

萨特存在主义

萨特是个值得钦佩的传奇式人物。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萨特”条目下的第一句话是:“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际知名人物,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

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并到勒阿弗尔一所高级中学任教。

1933-1935年,他进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此间,他研读了可称存在主义首创人海德格尔的学说,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1936年起,萨特发表了哲学著作《想象力》。

1938年,出版日记体小说《恶心》。

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以上三本哲学论著,主要阐述他受胡塞尔影响的现象学观点。

二次大战中,萨特从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逃出集中营,与庞蒂、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1945年,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

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从1943年开始,萨特又出版了一些列的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萨特1980年去世。

1943年,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一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此书充分展示了其才华。这部著作里,“将人的意识(即虚无)与存在(即物性)对立起来,意识是非物质的,并由于这个特征而摆脱决定论。”

萨特的出发点,是要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而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论述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几乎所有萨特研究者赞成,在他身上,“一直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以及对各种被剥夺权力者的同情”。

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此书,回答了社会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疑问或叫“责难”;解释了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自由成为人类斗争的工具,它意味着社会责任心”。

社会上为什么会对存在主义哲学有疑问或“责难”呢?萨特在此书中,列出了四种疑问。

但实际上,概括为两种应该就可以了。

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一,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二,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说,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个观点,是多少受了海德格尔影响的。

萨特说,“自在”与“自为”的联系,依赖于“自身”;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

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那为什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呢?他在此书的第二部分作了解答。

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二,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

在书中,萨特论述说,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是人的真正存在价值,是对个体的最大尊重和包容。

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绝对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他说:“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的目标。”

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他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写了众多的评论,就不多说了萨特是个值得钦佩的传奇式人物。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萨特”条目下的第一句话是:“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际知名人物,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

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并到勒阿弗尔一所高级中学任教。

1933-1935年,他进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此间,他研读了可称存在主义首创人海德格尔的学说,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1936年起,萨特发表了哲学著作《想象力》。

1938年,出版日记体小说《恶心》。

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以上三本哲学论著,主要阐述他受胡塞尔影响的现象学观点。

二次大战中,萨特从军,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逃出集中营,与庞蒂、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加抵抗运动。

1945年,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

50年代,萨特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由此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成为挚友。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从1943年开始,萨特又出版了一些列的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萨特1980年去世。

1943年,萨特出版了《存在与虚无》一书。《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此书充分展示了其才华。这部著作里,“将人的意识(即虚无)与存在(即物性)对立起来,意识是非物质的,并由于这个特征而摆脱决定论。”

萨特的出发点,是要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而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论述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几乎所有萨特研究者赞成,在他身上,“一直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以及对各种被剥夺权力者的同情”。

1946年,萨特发表了《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

此书,回答了社会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疑问或叫“责难”;解释了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自由成为人类斗争的工具,它意味着社会责任心”。

社会上为什么会对存在主义哲学有疑问或“责难”呢?萨特在此书中,列出了四种疑问。

但实际上,概括为两种应该就可以了。

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一,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二,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说,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个观点,是多少受了海德格尔影响的。

萨特说,“自在”与“自为”的联系,依赖于“自身”;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人怎么可能“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

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

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那为什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呢?他在此书的第二部分作了解答。

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二,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

在书中,萨特论述说,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是人的真正存在价值,是对个体的最大尊重和包容。

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绝对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他说:“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的目标。”

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他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写了众多的评论,就不多说了

萨特和加缪的本质区别

左:加缪 右:萨特

两人的分裂在所难免。围绕加缪的《反抗者》,两人在萨特主编的《现代》刊物上发生论战。让松——刊物的一个普通编辑——写了长文抨击加缪,挖苦加缪是“君子”、“红十字道德”等,言词激烈。加缪怀疑这篇文章是受萨特的指使而写(事实上萨特也感到为难,因为他的刊物必须对《反抗者》发言,但又不同意加缪的见解,犹豫了一阵子后,才由让松写了上述文章,萨特也觉得措辞过于严厉),感到友情受了伤害,紧接着写了著名的“致主编先生”一信,将矛头对准萨特:“我亲爱的加缪:我们的友谊多艰,但我还是感到惋惜。如果您今天断绝了它……”两位朋友因思想对立而陷入情绪的激烈状态,一场“争吵”之后,从此势不两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联问题最终成为萨特在这条线路上的滑铁卢:1956年,苏联出兵匈牙利,萨特在接受采访时当即宣布了自己的反对态度,并且在其刊物《现代》上推出关于匈牙利问题的专题,成为他和党派之间断绝关系的独立宣言。萨特承认,在这之前,他“封闭了一切道德观念”和自我判断,而如今的自我回归让他欣喜。20世纪70年代以后,萨特谈到他在50年代是如何克服甚至压制早年的“道德主义”的,说那一切都是为政治现实主义让路。

其实,萨特早在戏剧《肮脏的手》中,已经表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剧中描写党棍路易斯等人的粗暴和手段的卑鄙,实际上是对历史现实的批判。“匈牙利事件”是一个极限,他不可能允许自己矛盾下去。在以后的许多历史事件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他为一切受压迫者说话,“成了一个观点举足轻重的道德在场者”。这就是说,他在道德人性的点上,与加缪殊途同归。然而,他和加缪都没有丝毫和解的意思。

第三个坐标是阿尔及利亚问题。因为加缪属于出生并成长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下层人,无论对法国人还是阿拉伯人,他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偏偏这又是两个对立的点,冲突是经常的事。50年代中期,阿民族主义者不断袭击殖民地当局和普通的法国人,法国方面派出军队镇压,一时局势严峻。加缪一边写文章倡导和平,既反对法国政府的“愚蠢的镇压”,也反对阿人的“血腥暴行”;一边冒着生命危险飞到阿尔及尔,成立推动平民休战委员会,试图充当两边的“仲裁人”。结果是两边都不接受他,“阿尔及利亚历史上最后一次促进法国——阿拉伯和解的重要努力宣告失败”。

多少年来,为了那一方土地的安宁与晴朗,加缪一直身体力行,却始终存在一个盲点:他从未指出过殖民地行为的根本非正义性,对法国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罪行也始终保持沉默。这一点在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天,在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生见面会上,被一名阿尔及利亚籍学生所质问。加缪解释说,他担心自己如果也去谴责法国殖民者,就会加剧阿民族主义者的恐怖行为,他们会将炸弹扔向无辜的黑脚法国人(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下层人),其中就有他的母亲,而他却在远离危险中安然无恙。他的“母亲先于正义”的诚实使许多人感动。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与戴高乐有过一次会面,并试图说服后者采纳他的中间路线。他一直在为营救被捕的阿尔及利亚人四处活动。他将多年来有关阿问题的文章结成集子出版,表达他的和平与人性理想。然而,现实永远比理想有力,1960年,加缪因车祸英年早逝,1962年,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一百万黑脚法国人被迫离弃家园,匆匆逃往法国或其他国家。

在这个问题上,萨特坚决支持阿民族主义者的暴力行为,谴责法国殖民者,像对苏联问题一样,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巴黎的集会上,在反对政府派兵的演讲中,萨特嘲笑了加缪的“改良主义神话”。由于法国共产党支持镇压阿民族主义者,萨特毅然脱离法共。他还在法国军队镇压阿起义者之后,在巴黎鼓动一些名人签名,鼓励应征入伍的法士兵逃亡(当时萨特还被控反对国家,是戴高乐说了“你不能囚禁伏尔泰”,因此豁免)。因此,法国殖民者顽固派组成的秘密军队,派人在萨特的住宅两次投放炸弹,当时萨特躲在一个朋友家里,老母亲也因为恰在浴室而幸免于难,但他的寓所被炸毁。萨特一直宣扬暴力的历史合理性,结果正是暴力差点让母亲丧命;而加缪认为“母亲先于正义”,试图寻求“母亲”与“正义”之间的永恒家园,结果是阿尔及利亚的正义使母亲永远失去家园。这真是一个反讽。

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萨特和加缪沉潜于历史深处的真诚与尴尬,看到他们在人性道德上的相通。加缪1月4日遇难,萨特在1月7日的致哀词中说,加缪通过自己对历史的拒绝,“重新确立了道德事实在我们时代中心的存在”。他还说,他们“分手”以后,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共处”。是的,抛开一切,单单读一下加缪的小说《鼠疫》和萨特的戏剧《阿尔托纳的隐居者》,从加缪那位坚定地“介入”历史、默默呵护人性价值的医生身上,从萨特托一个逃兵用生命对整个20世纪进行人性审判的悲声中,我们就可读出他们是如何地为20世纪的历史和人性问题呕心沥血。阿隆森在书中深情设想,他们都住在巴黎拉丁区,是否会在路上偶遇,尴尬地问候一声?事实上,他们分手之后一直不依不饶地挑对方的刺,至死都未和解。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学校园里那些萨特、加缪的崇尚者们,有不少成为日后中国知识界的中坚,他们面对时代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20世纪中国最后20年的思想文化关怀,并在21世纪继续着自己的思考与书写。他们也在一定限度内不断地为国事、世事争吵着,成熟地和貌似成熟地解说着自己的价值观念、立场身份,批评和批判着别人的价值观念、立场身份。而且,有些人常常迷失其中,找不到自己的来路与去向。在新的世纪,如阿隆森所说,“激励并拆散加缪和萨特的最深层因素仍与我们同在”,因此“他们的智慧和思维盲点”也与我们同在。也许需要重新掂量20世纪50年代前后那段严酷的历史,那两个优秀的人物,两颗追求高尚的灵魂,是怎样在历史政治的旋涡中无情地遭遇裂解,又是怎样坚韧而雄悍地走出失地,坚守初始的终极情怀。

文章来源: 光明网-书摘(摘自《大学人文》第7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