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联

2013春联

每年的腊月二十九下午(13点至15点)。这个时间贴春联,撕下旧的,寓意来年红红火火。

每年的除夕日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将旧的春联撕破后扔掉,好事全在今年发生。

2013年对联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无比璀璨的光彩。

对联的格律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重视营造意境,注意立意和锤炼语言,讲究对仗和平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和民间无名作者,通过这种形式来抒情、言志、议论,创造了无数名联佳作,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明朝期间,曾留下一则对联故事,明成祖朱棣观赏灯火时,出了一则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一时之间无人敢对,来自江苏溧阳的神童彭印山对出下联,让朱棣赞赏不已。

这副下联之所以备受朱棣喜爱,又跟朱棣的一个心结有关。

明成祖的上联无人敢对

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没法进行准确的考证了,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

对联是两两相对、对仗工整语句,早在先秦时代,在文字记载中就出现了很多对偶句,比如《论语》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都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魏晋南北朝时,盛行骈体文,这种文体由曹植开其先河,到南朝的梁陈趋于成熟,达到很高的成就,其中对偶句是骈体文中对句运用的一种主要形式,这也为以后对联的出现打下了文学上的基础。

到了唐代,诗歌兴盛,尤其是其中的格律诗,这种诗歌无论五言还是七言,要求每首四联八句,每两句合为一联,其中诗中的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必须严格对仗,被称为颔联和颈联,这是对联的正式源头。

对联从格律诗中演变而来的,但对联的字数不像律诗有严格的限制,作者创作比较自由,属对成为文人墨客的雅兴,真正意义上的对联开始形成。

从文章中的对偶句发展成为对联,还只是文人墨客的文字游戏,对联在除夕时张贴在家家户户的门口,成为中国传统节庆仪式中必不可少的春联,则跟桃符分不开关系。

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类迷信鬼神求卦问卜,除夕节日时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他们的肖像作为门神,其中神荼、郁垒传说是能捉鬼驱邪兄弟,这就是“桃符”

最初桃符上并不会记录专门的对偶句,一直到五代时期,有一年除夕,五代后蜀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撰词题于桃符上,但又认为他所写不工,便自题了一副:“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楹联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从宋代开始,对联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和仿效,对联开始发展起来,对联这一文学样式逐渐定型,在桃符上题写对联用于庆祝也逐渐变得普遍起来。

春联在中国民间的广泛推广,则要等到明朝了,其中又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个人喜好有着很大的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极为喜爱春联这种形式,在定都南京后,曾专门颁发圣旨,要求南京城中的无论公卿士人还是平民百姓,在过春节时,都要在门口张贴一副春联,由此春联便成为了民间春节必不可少的东西。

为此,民间还流传着一则关于明太祖和春联的有趣传说,据说有一次朱元璋来到民间,发现一家屠户未张贴春联,就亲自为之写书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幅对联文字精练又有寓意,还点出了屠夫的职业,十分巧妙。

明朝皇帝和对联的故事中,还有一则十分有名,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明成祖朱棣和江苏溧阳神通彭印山。

当时明成祖朱棣在京城的奉天门观赏灯火,一时兴起,除了一个上联让众人来对下联,但这个上联工整精巧,周围的众人想不出合适的对联,无人敢对。

来自江苏溧阳的彭印山当时年仅六岁,有神童之名,当即对出了一个下联,让朱棣龙颜大悦。

朱棣之所以对这个下联大加赞赏,则要从朱棣获得皇位的曲折经历说起了。

朱棣获得皇位的经过

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本是出生淮右的贫民,因为无路可走加入了元末的农民大起义,之后在元末群雄逐鹿的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成为了明朝太祖,建元洪武。

明朝一统江山后,本来皇位传承没有任何波折可言,但却因为皇太子朱标的早逝,引发了著名的靖难之役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朱标深受朱元璋信任,成人后一直协助父亲处理朝廷大事,由他来继承皇位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朱标却因病英年早逝,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位由朱标儿子、皇太孙朱允炆继承,改元建文。

朱允炆又称建文帝,从封建王朝的法理来说,建文帝的继位没有任何问题可言,但他年纪幼小,没有处理复杂政事的经验,这一切都留下了著名的隐患。

朱元璋在确立长子朱标的太子地位后,就分封诸位皇子到作为藩王,其中四子朱棣受封为燕王, 就藩北平。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就迫不及待的陆续剥夺诸位藩王的爵位,一时之间,众多明朝藩王都人人自危。

第一个被削藩的是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接着湘王朱柏因被人告发谋反,担心无法解释,全家自焚而死。

随后齐王朱槫、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相继被废,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感觉到了危机的迫近。

燕王朱棣早年从军,在北平有着自己掌控的军队,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五日,燕王正式起兵,公开反抗朝廷。

朱棣首先捉拿了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和北平布政使张昺,夺占北平城,接着让自己掌控的军队在北平誓师,称自己的军队为“靖难”之师,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建文帝跟自己叔叔相比,毫无军事经验,在朱棣军队的进攻下手足无措,靖难之役历经三年,到了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王顺利进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

占领南京后,朱棣登基为帝,革除建文年号,改元永乐。

靖难之役使朱棣登上帝位,但是朱棣却始终面临着对其政治合法性的质疑,因为在封建传统伦理道德中,继位的合法性不外乎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朱棣并不符合这两种情况,他的继位没有足够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来源。

在明朝士大夫群体中,朱棣得位不正也是一种普遍性的人士。

比如在朱棣继位后,开国元老刘基的次子刘璟在家为民,朱棣召他进京,准备让他做官, 但刘璟却自称有病,躲在老家不肯前往京城,后来朱棣强行召唤他进京,刘璟见到朱棣后,竟然不成不称“陛下”而称“殿下”。

要知道“陛下”是皇帝的称呼,“殿下”只是对王子的称呼,刘璟背后的用意不言自明。

刘璟还当场对朱棣说:“殿下百世之后, 逃不得一‘篡’字”,这个篡字也在史书上成为了朱棣继位的定评,后世很多历史学者在点评靖难这段历史上,都用来篡国一词。

除了士大夫群体外,在普通百姓和兵卒中,对朱棣夺取侄子皇位的做法也有很多人心怀不满。

在朱棣起家的燕山卫中,就有一名普通士卒名叫储福,他不愿为成祖效力,在靖难之役结束前逃跑。

朱棣登基以后,下令要求逃跑的兵卒重新入伍,所以储福也被调去了云南,他对此自然是悲从中来,最后仰天痛哭,说自己虽然只是一名贱卒,但心怀忠义,绝不愿成为叛逆之臣,在去云南的船上,储福日夜痛哭,最终绝食而死。

在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中国古代,朱棣从登基那一天开始,就处于皇位所来合法性不足的巨大阴影下,这也是整个永乐年间,朱棣都无法摆脱的心结。

登上皇位的朱棣,深知自己的这一缺陷,因此在其即位诏书中就大张旗鼓,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强行进行辩护。

他的即位诏书中称朱允炆为“少主”,回避“皇帝”之称,接下来就说朱允炆的行为使得其合法性逐渐丧失,具体包括“秉心不顺、崇信奸回、改更成宪、戕害诸王、放黜师保、委政宦竖,淫佚无度、不畏天谴”等等。

虽然给朱允炆强加了很多罪名,又使用了“少主”这样的模糊称呼,但朱棣的诏书中还是不能回避建文帝朱允炆是合法皇帝的事实,接着诏书中只能引用朱元璋祖训,申明朱棣起兵合法。

该诏书用这种方式洗刷篡位之名,称朱棣起兵原意是要做周公辅佐成王事,并非图谋皇位,但是建文帝朱允炆自绝于祖宗、天地,这才不得不登上皇位,朱棣只是拾取了因朱允炆自绝而落地不收的皇位。

诏书只能掩人耳目,但朱棣所谓起兵清君侧的依据,依然不能给他直接带来篡夺皇位的合法性。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朱允炆不死,朱棣即使兵入南京,也不能合法登上皇位,但朱允炆的失踪本就不明不白,所谓朱棣拾取朱允炆自绝后的皇位,无疑是掩耳盗铃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朱棣始终难以彻底洗清其篡位甚至弑君的罪名。

朱棣在进入南京后,曾努力迫使朱允炆的主要谋臣方孝孺等为其登基背书,结果被拒绝后恼羞成怒,大肆屠戮,在史书上留下了不少骂名,由此也可以看出朱棣始终处于皇位合法性的焦虑之中。

而朱棣之所以对溧阳神童彭印山所对的下联大加赞赏,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这种皇位合法性焦虑的驱使。

大明一统,永乐万年

当时明成祖来到奉天门观灯,出了一则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此则上联将大明皇朝的明字作为核心字,灯明月明直接对应当时普天同庆、灯火通明的盛景,大明一统又有着称颂大明朝的寓意,可谓是十分巧妙,也对众人对出下联出了难题。

要想对出下联,既要找到合适的核心字,又要契合当时的场景,还要称颂皇帝和朝廷,才算过关,一时之间,跟随在朱棣身旁的人都被难住了,大家虽然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来自江苏溧阳的神童彭印山却一鸣惊人,当年的他年仅六岁,却毫不怯场,应声答道:“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此联对的十分精妙,所用的乐字,正好来自于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永乐,君乐臣乐也很契合当时的场景,尤其是最后一句永乐万年,语义双关,既有祝福大明天下之意,又点出了明成祖的永乐年号。

这其中,尤其是大明一统对应永乐万年,更是搔到了朱棣的痒处,他心中念念不忘地,就是自己皇位的正统性,这个对联隐隐将永乐与大明一统相对应,巧妙地点出了朱棣是当之无愧的大明一统之主,正和他的心意。

听完这个下联,朱棣龙颜大悦,赏赐了神童彭印山大量丰厚的礼物,这幅对联也就此流传下了,成为了一段佳话。

朱棣一生之中,在位期间好壮举,好征战,建立了辉煌的功业,跟他对皇位正统性的焦虑也可能分不开关系。

朱棣以藩王身份从北平奇兵,三年之间以一隅之力夺得天下,他非常希望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德性完美的英主,以此来打消对他皇位正统性的怀疑。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朱棣在位期间, 几乎不停地进行各种宏大和扩张性的重大政治活动,比如迁都北京、派郑和七下西洋进行航海远征、编纂《永乐大典》都是其中标志性的事件。

他一生都希望能在史书上留下类似“大明一统,永乐万年”的褒扬,来掩盖他夺取皇位的那段历史。

参考

《巧对集锦(二)》,《语文世界》,1997年11月

《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十)》,《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3年11月

tags: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