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的意思

一步之遥的意思

1、读音:yī bù zhī yáo,

2、一步之遥的意思:一步的距离,比喻很近,可以说离某个事物,也可以说离某项成功。

3、一步之遥中“遥”字的释义是遥望、遥想、遥控、遥相呼应、路遥知马力等。

4、造句举例:

1)失败是因为你在距成功一步之遥的时候停住了脚步。

2)当你我以为一生长远得望不到边际,回首却只是一步之遥。人的一生不过是午后至黄昏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都可以落幕。

一步之遥电影表达什么

2014年底,姜文的《一步之遥》上映,一时掀起一阵观影狂潮,人们幻想着能观赏如同《让子弹飞》一般笑中带泪的影片,结果却出现影院昏昏欲睡,出门精神抖擞的盛况。尽管本片获得了5.13亿元的票房成绩,口碑却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即使最顶级的影评人对其爱慕之心也只停留在叙事结构与电影情怀的拆解下,“一步之遥”成为观众与姜文之间一堵无形的墙,阻隔着彼此情感的融合。

其实,尽管《一步之遥》保持着民国风和《让子弹飞》王麻子进入上海的情节勾连,但本质上与姜文其他几部影片并无任何联系,姜文对于电影技术和梦境主题的留恋深受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之后,他很想给自己一个圆梦的机会,表达出属于“作者电影”独特的精神内核,为此,他不惜花费大价钱邀请顶级特效团队为本片制作大量特效,用缤纷绚丽的色彩呈现和伍迪·艾伦式的大量对白构建起带有超现实主义特色的电影戏仿

从画面色彩和人物塑造效果来说,应该不亚于任何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但从观众接受度来说,由于夹杂着过多的私人情感和表达方式,难免产生如塔可夫斯基《乡愁》、伯格曼《野草莓》和费里尼《八部半》一样的梦境穿梭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戏仿本身作为文艺片特质是极为成功的,但由于融入过多主题元素却构成了含义的混同,造成观众严重的理解障碍。

一方面,这是叙事结构和隐喻过多造成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如果观众不具有丰富的电影知识和独特的审美意识,往往无法通过故事表象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核。这两方面共同造成了简单哲理的复杂化,不便于观众理解和接纳。

今天,我不想过多阐述姜文使用的电影技法,而是想围绕故事及其背后的隐喻和内涵,逐步拆解影片带给我们的思想启示,读懂这些启示,观众会发现本片不过是姜文带有“童真色彩”的浪漫唯美之作,也会清楚为何我们无法融入其中的缘由。

01、寓悲于喜的荒诞喜剧背后暗含娱乐至死和消费至上的精神,历史真相往往掩盖在谎言之中

从封闭的小镇“鹅城”转战东方巴黎的上海,姜文刻意营造出理性批判与感性直观的割裂氛围,充斥着无厘头式的喜剧风格,但从其不断流露出的绝望对白中,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无法压抑的悲情元素。对于姜文来说,悲剧的力量远远强过喜剧,而其之所以选择局势波谲云诡的民国上海,除了人心的叵测,他更想通过真实的“闫瑞生”案反讽民众对于娱乐至上和消费至死精神的盲目追从。

为了理解这桩世纪奇案,请容我简单介绍一下案情。1917年的上海新世界剧院曾经举办了一场“花国选美”,其参赛者并不是良家妇女,而全部是风头正盛的妓女,在选美中胜出的第四名被称为“花国总理”,她叫做王莲英,而第一名则是影片中提到的“花域总统”(现实中为花国总统),1920年6月15日,王莲英的尸体在一片麦田中被发现,此事成为轰动上海的大事件,警察根据整理的信息资料,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了洋行买办闫瑞生身上,7月,逃亡的闫瑞生被押送回上海公审,闫瑞生对于指控的罪状供认不讳,一审被判死刑,于当年11月23日执行枪决。

这个案件是一个典型由爱生恨的悲剧故事,但更加值得深思的是案件背后民众以及娱乐界对于热点事件的炒作,闫瑞生是上海震旦大学的毕业生,精通英语和法文,而王莲生日常奢靡的生活作风也成为其典型的身份符号。民众通过他们的故事满足的正是窥视洋化腐朽生活的心理欲望,悲剧发生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采用了八卦的方式不断追踪报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关于王莲英死亡的故事各个版本不一而足,闫瑞生被枪决的第二天,戏剧《莲英劫》和《莲英被难记》同时上映,观众座无虚席,欢乐无比,人们关心的不再是真相本身,而是内心对于欲望的追逐。

花国选举本为上海新世界剧院招揽生意的方式,却成为断送王莲英性命的重要一环。背后体现出民众娱乐至死和各利益相关方消费至上的精神。娱乐至上既有民众好奇心的驱使,也有媒体的推波助澜,本质上是统治阶级阻止民众思考的行为,体现着资产阶级利益的延续。消费至死则是为了达到增进消费、促进生产的目的,不断引导民众创造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欲望的行为。通过不断倡导“唯有消费才是快乐的,消费获得物质和心理享受”,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享乐方式无疑便是本片中马走日痛苦的来源。

影片淡化了真实故事的出处,并未聚焦在花域总统完颜英的艳史和死因上,而是用荒诞喜剧的外衣将民众娱乐至死和消费至上的精神包裹住,在历史真相面前,以武大帅为首的统治阶层丝毫不关心马走日是否杀人,掩盖的是其通过马走日洗钱的真相。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考虑的并不是死亡背后隐藏的感情矛盾,而是利益倾轧之下能够给各自带来的切实好处,所以马走日的死亡成为了一种必然,并不是对簿公堂的法律审判,而成为利益驱使下的牺牲品。

马走日极力澄清自己并未杀人的真相,可这种呼喊是无力微弱的,当众口铄金之时,他已然成为娱乐至死的一枚棋子,发小项飞田的背叛,武六对电影《枪毙马走日》的热衷,覃老师的虚情假意,都表达出完颜英的死亡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马走日杀没杀死完颜英,怎样杀死完颜英都不在重要,他们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盖死亡的真相,体现出姜文运用新历史主义建构方法的反讽效果。

02、三种隐喻方式建构对现实世界的映射与变形,打上浓厚的姜文特色烙印

电影作为创作者编码的过程,蕴含着众多的编码手段,其中隐喻便是姜文在本片中设置的浮钩,希望通过观众自动解码完成自我认知的启迪,从影片中本体的意象过渡到虚拟的喻体意象。通过大量的视觉影像符号隐喻其对现实世界和真实人生的思考,其中隐含着三层隐喻关系对于观众理解影片至关重要,这就是身份隐喻、民意隐喻和婚姻隐喻

① 身份隐喻揭示时代更迭过程中的思想进化

马走日是满清遗老,身份显赫一时,完颜英自称为完颜阿古达后代,却因为吸食鸦片发生车祸而死,两人的死亡都预示着清王朝的覆灭,暗示着鸦片和自大对于政权崩塌的推波助澜作用。

马走日表面上具有先进的西方辩证思想,他口口声声说“主动剪辫子和被动剪辫子是两回事”,用认识局势的态度暗示中国向西方学习文化知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进步观点。但与表面的开明相比,他的内心相当保守,王天王演出“马走日之死”戏剧时,他不惜花费重金希望他以后不要再演了,便是一种负隅顽抗的态度。他极力否认杀人其实与“被动剪辫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影片讽刺了马走日的口是心非。

覃老师朗诵着拉丁文诗歌登场,良好的教育出身让她谈起赫胥黎《天演论》等名著如数家珍,可是她内心却保持着陈旧不堪的观念,她要求武六放弃马走日,因为马走日不会有大出息,她将自己嫁给武大帅的成功归功于其知识赐予的眼界,其所谓的成功只虚化为她的丰衣足食,而完全不顾爱情与理想的真实诉求。

② 民意隐喻暗示舆论对民意的操纵作用和民众盲从心理

影片出现了三次民意,过程荒诞可笑,结果直指人心。

第一次民意为完颜英的当选,她竞选的砝码是裸捐和陪睡,以此来完成连任的目的。民众票选的过程其实就是舆论操控的结果,完颜英裸捐的对象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隐忍富豪牛大爷和十足混蛋钟三儿,由此指向了舆论操控的本质。

第二次民意出现在王天王的剧场,马走日的戏剧被不断地加码,最终成为了一出“狗男女”的热血剧,民众盲从的心理再次被唤醒,每个人都将其视为现代版潘金莲的故事,极尽丑化之能事,发泄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情绪,表明无理性的颠倒黑白。

第三次民意则是马走日被抓回,学生们高举“中国人案件中国人办,中国人罪责中国人判”的条幅,将个人罪恶上升到国家主权,与马走日呼喊”我们就是历史,我们创造历史”构成前后呼应,学生是最容易盲从的群体,由此引申出舆论控制民意的本质属性。

③ 婚姻隐喻象征西方婚姻自由思想与中国保守封建思想的碰撞

马走日受过西式教育,面对完颜英的追求,他坚持对爱情的向往绝不妥协,最终导致完颜英成为爱情的牺牲品,马走日对自由婚姻的追求与武大帅和项飞田的中式联姻构成鲜明映射。武大帅和俄罗斯公主结婚预示着军阀政治砝码的如虎添翼,武大帅与公主没有感情基础,但并不影响其婚姻关系的达成。覃老师同样饱读诗书,与武大帅同样是政治联姻的结果,这两者都说明战争年代看中的是财富和权力,而不是婚姻自由。项飞田与武七联姻同样是武大帅经历的一种延续,属于政治势力的增强,象征着暴力统治下黑暗势力的崛起。

这三种隐喻方式其实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影射和变形,但作为观众来说,在色彩斑斓的色彩呈现和妙语连珠的画面切换之时,往往失去了思考的时间,这也是很多电影会给予大量留白时间的原因,空并不代表无,满不代表有,一出华丽的喜剧想要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实在难比登天。

03、权力与人性的欲望博弈,纯美爱情难敌名利的诱惑,消融了影片的情感温度

本片中有两个始终贯穿的母题:人性道德的不堪一击与相爱相守的执着精神。与传统的喜剧电影相比,姜文谋划了一盘很大的棋局,既想要表达自己的梦境电影的所思所想,也想让观众感受人性的善恶与利益之间的关系,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尤其是影片使用了大量电影戏仿的情节,对歌舞片《芝加哥》、《红磨坊》的借鉴,对《教父》开篇的致敬,对《月球环游记》的膜拜,对《邦尼和克莱德》的憧憬,对《地下》的戏谑,对《低俗小说》的调侃,这些丰富元素的使用对于不熟悉电影史中具有重要含义的观众犹如走马观花的无趣,无法触动其情感的神经。

电影作为一种光影魔幻的娱乐形式,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贴近与生活本身,对于表达生活中真实的人物思考具有先天的优势,姜文试图像《鬼子来了》那般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像《让子弹飞》那般表达对利益的反感,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那般表达对青春爱情的留恋,可惜他却选错了方式,封闭式的线性叙事用了大量的哲学化对白,人物脱离现实环境的行为模式让观众难以进入人物的内心情感,消融了影片的情感温度。

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人性和爱情的母题挖掘不够深入。其实,故事本身隐含了大量的细节未引起观众足够的重视。马走日代表了现实与理想的博弈,权力与人性的纠结,他是典型的精明的利己主义者,西装革履地说着莎士比亚“To be or not to be”的哲学命题,同时,他又是一个有着权力欲望的凡夫俗子。

马走日曾经向老佛爷建议只要剪了辫子,大清就有救了,可是却由于酗酒发现革命发生了,朝代更迭了,他理想化的思维与现实化的命运发生了第一次碰撞,但他并未死心,仍然认为自己仍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占到权力的巅峰,为此他救了发小项飞田,想要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可项飞田却是典型的两面三刀投机分子,懂得审时度势,在武大帅府邸由人到猴更像是一种政治献媚,却被不谙世事的马走日搅黄。因此,在面对武大帅的利益结盟上,项飞田当机立断,果断投诚,放弃了发小的多年感情,充当了断送马走日生命的刽子手角色,可以说马走日对权力的幻想与项飞田对现实的把握代表着个人欲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博弈最终的死亡表现出了个人力量的弱小和人性复杂多变的特征。

影片中马走日对完颜英逼婚时说“我还是个孩子”,看似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谎言,但其实表达的正是马走日的赤诚之心,马走日追求权力的梦想与实际单纯的心灵发生了矛盾冲突,武六正是因为理解马走日纯洁的心灵所以爱上了他,她说“我就想帮他,就看不得他受委屈”,由此塑造出一个爱情痴女的形象,但是爱情终究难敌名利的诱惑,当所有人都依附于武大帅的权力,表现出对马走日的愤恨,马走日的结局已然注定,他死于何人之手已不再重要,姜文甚至让其连最后的“遗言”都没说完便成为了枪下鬼,表现出正是权力利益倾轧美好理想的现实情况。

姜文用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将《一步之遥》表达为一首人性欲望博弈的咏叹调,戏谑地呈现了一出历史史实,用一个个精心编制的谎言掩盖不被人知的真相,暗含舆论操控民意和娱乐至死和消费至上的精神,体现出作者电影的精髓。但由于其手法过于卓绝,情感过于虚化,台词过于密集,反而消减了观众的融入程度。不可否认的是,姜文仍然是目前导演中最具才华的一位,《一步之遥》浮夸华丽外表之下仍然流露着他敏感细腻的思考,只是这种呈现方式由于过于理想化而断送了其“名利双收”的最佳效果。

tags: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