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异事

想吃你身上两颗的葡萄

2024-03-07 奇闻异事 2 作者:网友投稿

它,经得起炎凉,只是受不起太多的磕碰。表面看上去似有褶皱,愈成熟时其颜色愈深,发黑发紫却不失莹润;用手一摸,能感觉到其柔软,不生硬,虽有粗糙,却不膈手;置于鼻下,闻其味,有淡淡的果香;拿在耳边,轻轻挤压,转动,能听到里边有果肉摩擦的声音;当慢慢地把它放到嘴里,口水早已恭候多时,舌尖刚一触碰,牙齿便开时欢腾了起来。

在口腔中,它从左边到右边,再从右边到左边,中间的舌头连着两边的牙齿,它的味道就会渐渐散发出来,慢慢咀嚼令果肉的的粘稠度逐步释放,随之香甜也布满了整座口腔。

最终,再由吞咽进入胃部,进而随着血液流通,进入身体每一个细胞,和身体融为一体。

一颗葡萄、两颗葡萄、三颗葡萄干儿、四颗、五颗……

当我们静下心时,感受自然的馈赠,这是一种融为一体的曼妙质感。

眼耳鼻舌身意,就这样在日常中循环着、遵循着。

行文至此,想到了魏晋时期葡萄还不多见,连王公贵族都鲜有。以至于魏文帝曹丕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葡萄好吃:“当其夏末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倦。”但,他既没有说葡萄是什么颜色,也没有说是什么形状,他吃的葡萄是居然是“脆”的,这是什么葡萄?或者说曹丕当年吃的是葡萄么?

皇帝写了稀缺的葡萄,臣子们以及后人揣度之,庾信和尉瑾才对葡萄“格”了半天“物”,一个说"有类软枣”、一个说“似生荔枝”。

格物而不知,原因很简单:他们哥俩儿都没有亲自尝到过。

传说中,葡萄是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公元前130年左右“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种之,中国始有。”

《齐民要术》记载:“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葡萄实,如离宫别馆旁尽种之。”

但,直到唐宋以后,葡萄在中国才比较普遍了起来,不是像之前那样那样珍贵难得了。

到了如今,我吃葡萄时就一个体会:亲近口舌,噗嗤一声,甜爆了。

想吃你身上两颗的葡萄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