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居家生活

殉道者

2024-03-10 居家生活 1 作者:网友投稿

殉道者

当电影走近现实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幻灭,还未被忘却,《双子杀手》就又来了。

三年前的冬天,我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记忆不太美好,也有遗憾。彼时还没有120帧的条件(毕竟全国仅两家),仅仅是60帧,给我的真实感也近乎幻灭。我第一次发现,一种号称技术极致的电影,本质跟我们现实所见并无区别。

不像是看大荧幕,倒像是从望远镜里偷窥现实。那是一种过度的真实,很难适应,有强烈的眩晕,我只是茫然无措地看到最后。

之后,我用正常的帧率(24帧)重新进入它,不适感没了,但影片也回归了庸常。剔除了技术的实验性光环之后,它丧失了电影的隽永魅力,扑面而来的是廉价的电视剧质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开创性的,但毫无意外,世界并没有拥抱它的使命——120帧的推广。24帧统治了近百年,无可撼动。后者以每秒24格画面进入人眼,这种金科玉律般的技术规范,构建了电影的既有美学,无论是观念还是生理感受,我们唯24帧至上,似乎这是电影艺术唯一的模样。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探索似乎自讨苦吃。但李安并不打算放弃对“真实”的追求,漫长的中场休息之后,他再次携120帧归来:《双子杀手》。

这次,我在上海挑了个最高规格的影厅,120帧、4K、3D,几近当今电影放映的极限。

片头还有一段李安现身说法的录像,他讲了24帧的历史荒谬性,并称120帧没有闪动,所以人们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美学和哲学的问题。那些原本不需要看清的地方,现在暴露了出来,电影,还是电影吗?

我仔细擦拭镜片上的污渍和灰尘,想象自己立身1985年的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咖啡馆,等着火车即将从幕布上“冲”出来,等着见证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被粉碎的时刻。

《双子杀手》开场也是火车,但李安并不打算像卢米埃尔那样捉弄观众,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导演,只打算让你看清楚一些可能被你忽略的细节。

比如,当火车疾驰而过时,车窗内的场景是清晰可见,这是120帧一个小小的技术优势,24帧的条件下,你只能看到一团闪动。

这一次,看见“真实”的不适感消失了。

也许是放映条件没拖后腿,观感有了极其显著的提升,湖中的溺水体验、街头摩托车追逐、地下室的昏暗搏斗,乃至最后的爆破场景,120帧把细节逼真地呈现给观众,模拟出一种相对舒适的在场感。

那么,李安成功了吗?

120帧的胜与败

对比两部影片,不得不检视一个问题:120帧,到底留下了什么?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破除了李安既往作品的影像语言,褪去了“装饰”,将电影打回原形,呈现出一种干瘪的真实感,如同一片广袤大地上,草木稀疏。那么,高帧率(以本人所观60帧为准)除了“真实”之外,就一无是处了吗?

也不尽然。

比利·林恩的脸,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李安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去逼近那张脸,而成功的表演,也稳稳地接住了这种逼迫感。高帧率让细节纤毫毕现,表情的阴翳、情绪的涌动,似乎流转于每一个毛孔。深井一样的眼神,蓝汪汪的,同样蕴藏着无限的能量,令人心碎。

可以说,这张脸,是全片不多得的闪光点,也是李安运用高帧率最成功的的地方。整个电影的框架和主题,都依托这种高帧率的特写,无死角地去雕琢一张脸。

总之,在比利·林恩的脸上,高帧率找到了用武之地,因为细节放大,表情做不了一丝假。

这时,120帧的镜头有了直抵心灵的穿透力。这是李安的创造性运用,融入了他独有的东方式含蓄,去探寻幽微而迂回的情感,呈现隐秘的战争创伤,也成全了一种晦暗的个人成长主题。这种耳目一新的影像语言,似乎可以弥补技术的争议。

听起来颇有些违和,一种号称可以变革影史的技术,竟在小细节里打转,岂不是牛刀小试?但这不是詹姆斯·卡梅隆,而是李安。

在李安手里,技术并不花哨,它极大地远离商业元素,而是复归于高度个人化的表达。所以西方人不理解,比利·林恩,一个地道美国人,何以如此怪异?普通大众要看大片,李安送上了一出琐碎的闹剧?

《双子杀手》是另一种路径。

《双子杀手》剧照

它放弃了东方式的情感逻辑,用完全希腊神话式的“弑父”母题,来支撑这个克隆人的故事。李似乎也意识到,前作夹带太多私货,这次弱化了个人的存在感。所以,《双子杀手》即使有数不清的面部特写,也只是一部简单而纯粹的动作片,他对弑父主题的演绎、父子关系的讨论,点到为止,如同浮沫。

主题被弱化了,高帧率的表现力量,更多地融入了商业元素的运用中。

但这也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最值得讨论的,莫过于影片的摩托车追杀戏。

追杀戏是动作类型片必不可少的。通常,以往24帧的影片会通过闪跳加强,人物、动作与景物快速闪动,辅以配乐和剪辑,让观众感到紧张刺激。当然,这是迎合人眼的观看习惯,但问题在于,这样的细节就看不清了。

120帧让我们身在现场,看清整个物理空间,细节全部暴露,速度却慢了,传统调度方式失灵。这次,李安变了很多花样,不仅多次切换视角,还加入了更多的动作构思。

他让打斗画面尽可能地多变,以弥补速度感的缺失。类似的,在最后的爆破戏中,观众还能看清楚火星飞溅的轨迹,这跟《黑客帝国》中子弹时间的失真体验截然相反,而是无限逼近真实的体验。

李安似乎意识到,高帧率暴露了信息的漏洞,必须要重组视觉信息的加工模式,也就是说,要找到一种新的电影语法,重新编码过度真实的视觉信息。

比起《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在技巧有了不小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技术以及技巧,弥补了一个陈旧、老套的主题。

毕竟在视觉上,可以说年轻版的威廉史密斯是大银幕上首个完全意义上的“虚拟真人”

但艺术上却全方位退化了。

放眼整个李安作品序列,《双子杀手》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美学上都是倒退的。这不是李安的问题,这是任何草创阶段的技术,必然经历漫长的征程。而我们也会发现,120帧,技术上并不存在难度,难的是,它如何构建自身的美学规范。

殉道者

艺术意义上的真实,往往是离开直接经验之后的重构。我们习惯了艺术与真实拉开距离,此间留下的空白,就是给予观众共情的暧昧空间,可审视、可联想、可批判、或者仅仅迷恋。艺术的力量也由此而来。

120帧让我们“看清”了电影,但也是一柱强光,驱散了依靠胶片建立起来的光影魅力。我们发现,真实并不“好看”,要不然,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电影呢?

120帧与24帧对比,我们看清了真实,然而这种真实是否“好看”?

这就是电影的本质,一种具有颇具巫术意味的现代杂技。

100多年前,卢米埃尔在巴黎的咖啡馆里架起了放映机,放映火车进站的短片。当火车靠近镜头时,现场观众吓得魂飞魄散。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粗粝的的黑白画面,会有如此动摇真实的魔力。

从蒙太奇到有声电影,从彩色片到3D,“降神仪式”还在延续,3D普及的今天,制作者仍会想方设法朝观众脸上砸东西。但那种老电影的“梦”的色泽,日渐褪去了。

似乎每一次电影技术变革,就像海浪洗涮海岸那样,冲击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把观众拽入幻想空间,一直是影视制作的驱动力。当电影里的楼宇,与现实中如无二致,人类的想象力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观看电影,还是进入电影?

法国导演莱奥·卡拉克斯深刻反思了这一现象。2012年,他的作品《神圣车行》讲了一些怪异的事情,一个名叫奥斯卡的老年男人,坐着房车,去各个地方演“电影”,但所谓电影,不过是一种上门服务的产品。有时,他进入一个陌生陌生女人家,扮演一个丈夫,另一些场合,他需要去演老板或者乞丐,甚至演CG合成怪物。

《神圣车行》剧照

听起来颇为荒诞吧?但它揭示的现象是毋庸置疑的:融入虚幻(电影、游戏,或者主题公园等),是当代消费文化的大趋势。

有了3D,有了杜比全景声,种种数字手段,都致力于沉浸感的营造。帧率,是电影最后的壁垒。

早在80年代,好莱坞就鼓吹过高帧率(60帧),但风过无痕,李安算是唯一卷起浪花的电影人。

李安让人们“看清”了电影,并且提供了更具在场性的沉浸体验。这不仅是创作的结果,也有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助推了高帧率大银幕的更新迭代。

但两部作品却遭到了票房和口碑的滑铁卢。相比于美国观众,中国观众对李安的宽容已经到了极限,但《双子杀手》的豆瓣评分,仍旧徘徊在7分,已然不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盛况。

离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120帧的意义也变得含混了。

高帧率跟动作片的结合,在损害与补救中,到底成就了怎样的电影?是创造了新的美学风格,还是让电影更像电子游戏?毕竟,VR、CG、3D,已经在这条路上助推了很远。

当然,陈词滥调是管用的,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坚信,技术是无罪的。

李安只是一个殉道者。他还打算再来一次,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也可能葬送了自己下一个工作机会。以至于久不露面的李安太太林惠嘉也出来呼吁:“拜托拜托大家赶快去看这部电影,不要让他没有戏拍!”

作者|阿树

排版|Fanta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tags: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