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百科

旱涝保收面积

2023-02-26 怀孕百科 467 作者:网友投稿

建党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开始就关注农民和土地问题,逐渐形成建党初期的“耕地农有”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施行减租减息,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解放战争时期,实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充分调动和激发了解放区农民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施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村生产力得以解放。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率先在农村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我市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一、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4.2亿元,1978年也仅为10.4亿元,1994年跃上100亿台阶,2004年突破300亿大关,2020年达667.0亿元,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159倍,年均增长7.4%。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产值占比由1949年的79%下降到2020年的51.6%,下降27.4个百分点,粮食、经济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由1949年的87.6%、12.4%调整到2020年的83.0%、17%。牧业产值占比由1949年的20.3%提高到2020年的37.6%,上升17.3个百分点。其中,三大优势产业畜牧、蔬菜、果品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52.3%,分别提升到2008年的62.3%,再提升到2020年的67.7%。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基础地位不断增强

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一)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前,粮食短缺,长期供给不足,人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没能解决。1949年,全市粮食产量仅75.6万吨,亩产53.8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仅149.6公斤。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提高。197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234.7万吨,并分别于1986年、1992年、1995年突破300万吨、400万吨、500万吨大关,粮食产量连续上了几个台阶,我们彻底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

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11.6万吨,比1949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2.4%;粮食单产409.3公斤,增长6.6倍;粮食人均占有量445.3公斤,增长2.0倍。

(二)蔬菜生产不断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随着“菜篮子”工程的深入推进,全市蔬菜产业不断壮大。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8.5万亩,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1倍;总产量达到406.3万吨,增长了5.1倍;亩产由1412.3公斤增加到4124公斤;蔬菜人均占有量由83.8公斤增加到439.6公斤。

(三)果品产业繁荣发展,区域特色优势显著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果品产业也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特色显著。全市形成了顺平桃、苹果、草莓种植基地。满城区红岗山桃基地、磨盘柿生产基地、葡萄种植基地。清苑西瓜、甜瓜、草莓种植基地,阜平红枣基地,涞源杏扁、核桃种植基地,曲阳鸭梨、红枣生产基地等。

2020年全市园林水果产量达到113.5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134.8倍。瓜果产量78.0万吨,较1974年增长37.4倍。坚果产量2.2万吨,比1949年增长4.2倍。

(四)养殖业快速发展,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

改革开放前,肉蛋奶等畜产品匮乏。改革开放后,畜牧业快速发展,养殖方式逐渐由小而散向适度集约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讲究科学饮食、注重营养合理搭配,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2020年生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213.0万头、25.1万头、271.9万只;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倍、1.2倍、12.7倍。2020年肉类总产量44.1万吨,与1989年相比增长1.2倍,禽蛋产量27.6万吨,与1982年相比增长11.8倍,牛奶产量37.0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185倍。肉蛋奶人均占有量与1990年相比,30年间分别由22.6公斤、6.4公斤、0.7公斤增加到47.7公斤、29.9公斤、40.0公斤。

三、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基础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农产品产量很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更加完善,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978年年末实有机电井8.5万眼,到2020年年末规模以上机电井个数就达到11.0万眼,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25.7%。2020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48.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40.2万亩。

农村用电量快速增长。2020年农村用电量579269万千瓦小时,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7.0倍,年均增长7.1%。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建党初期,农业生产主要以人畜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机械为主。1978年农机总动力146.8万千瓦,2020年达到627.3万千瓦,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3.5%。1954年,全市农用拖拉机仅4台,到1978年大中型拖拉机就达到2953台,2020年达到2.6万台。1956年,全市机耕面积仅70.5万亩,机耕率为4.8%。据农普资料显示,2016年小麦机耕率已达98.8%、机播率达99.1%、机收率达98.9%,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玉米机耕率也达到87.5%、机播率91.0%、机收率83.6%,玉米的机械化程度也达到较高水平。

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机综合作业能力增强,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缓解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矛盾。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全市种养殖区域特色明显,形成了以望都、清苑、徐水、定兴、高碑店、涿州等地为主的全市粮食主产区,以徐水、清苑为主的奶牛养殖业区,以徐水、定兴、易县等地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以徐水、定兴、清苑、顺平、蠡县、涿州等地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顺平、满城、唐县、曲阳、阜平、涞水、易县、涞源等西部山区县为核心的林果生产基地。此外,满城、顺平的草莓基地、安国的中药材基地、蠡县和定兴的麻山药基地、望都博野安国等地的苗木基地、望都的辣椒基地、阜平的食用菌等,各具特色,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农业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2649家,家庭农场1293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655个。省级和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突破100家和300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6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55家。

五、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全市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2020年年末全市自来水受益行政村、安装有线电视的行政村、通宽带的行政村、通公共交通的行政村占比分别达到了96.0%、87.8%、99.9%、91.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圆满完成,完成户厕改造10.8万座。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污水治理村764个、管控村4391个。

六、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由以种植业为主,尤其是以粮食种植为主,逐渐转向靠养殖业、副业、蔬菜业、林果业为主,再到以打工收入为主,收入来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持续提高。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


194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9元,1987年也仅526.4元,1995年以来实现快速增长,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6883元。

(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83年的215元,增加到2020年12225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0年的11.4平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22.5平方米,再到2019年的38.9平方米,住房条件大幅改善。

(三)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农村扶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20年,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保定市3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上首次消除了绝对贫困。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农业发展由长期短缺过渡到总量大体平衡、再到丰年有余,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的起点上,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施乡村振兴,继续谱写农业农村发展新辉煌。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