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怀孕百科

熵增和熵减

2023-01-08 怀孕百科 681 作者:网友投稿

熵增定律

熵,代表一种无序程度,熵增表示熵不断地增加,意味着一切都在从秩序走向混乱,最终灭亡。负熵(熵减)与熵增的概念相反,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熵增定律有效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①没有外力做功②孤立系统。所以要想熵减,必须有外力做功和开放系统两者有其一。举个例子,“床头吵架床尾和”就是熵增到熵减的过程,夫妻吵架,让婚姻走向了混乱,是熵增,然后做个爱(做功),夫妻和好了,婚姻又走向了秩序,是熵减,所以让婚姻保鲜的秘诀就是对抗熵增,打开你的心,持续做功。当然如果你不想继续你们的婚姻了,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做负功,加速熵增,让婚姻加速熵死。


熵减法则: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针对努力以及后续的策略、反思、迭代,以及再次行动这整个过程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在自身优势及以外的方面用努力持续做功,并听取、学习不同的策略,然后用不同的策略在一个难题上反复推敲,找到次优甚至最优解,用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去解决各类卡点。比如邓亚萍就是一位成长型思维者,面对先天不足,她没有放弃,反而听取教练的意见将自己的短板作为优势并通过努力夺得4枚奥运金牌、18个世界冠军,这期间有遭遇过失败,但她在失败中反思、迭代,又在再一次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熵减法则:损失厌恶原理

损失厌恶原理是辅助做功的心理学原理之一,它是指人们在面对相同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时,损失会让人更加难以接受;相同数量的负面效用在心理层面上的作用是正面效用的2~2.5倍,人们更厌恶损失。

损失厌恶原理本质是一种认知偏差,通常被认为是对人们日常行动不利的因素之一,但是只要合理并善加利用,为了规避损失,它就能成为对抗熵增、主动做功的动力,去完成知道要完成但迟迟没有动力去做的事。比如,你想要早睡早起,但总是放不下手机,离不开床,那你可以与身边早睡早起的人做个约定,每天早睡早起,并拍照发给对方,在对方那里预放1000块钱,如果你一次没有早睡或者早起,那对方就可以从1000元中抽取100元,那你为了规避损失,惦记着自己压在对方那里的钱,就会有动力早睡早起。


熵减法则: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指个人受到了来自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因而在他自己的知觉、认识和判断上都表现出和公众舆论或者与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致的行为。从众效应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触发人们正向做功,对抗熵增定律。

那么怎么运用呢?关键是触发,如果你想要做某件事时,就加入或自创一个很多人都在做你想做的事的“场域”,让场域本身的高能量不断地触发你、提醒你做这件事,你就会更轻松地不断行动、不断做功,比如,你想要晚上跑步锻炼身体,那就加入一个夜跑打卡群,群里的人每天都在群里夜跑打卡,那你一看,可能就会想,“卧槽,这么多人去跑步了,我也不能落下,减肥减肥!”这样就会触发你、提醒你也去夜跑打卡;但如果你不想做某事,但周围人都在做时,那就减少触发,比如寝室里的其他人天天一起玩游戏,你不想这样荒废时间,但又怕不合群,那你可以在他们玩游戏之前赶紧去图书馆读书学习。

另外还有一种与从众效应相关的效应是破窗效应,是相当于叠加了时间维度的一种对错误行为的从众效应——因为看到有人率先违反了规则而并未受到惩罚,这种混乱的情况就会产生更多的混乱,相当于有外力做了负功,让系统里的熵增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应对破窗效应呢?三个办法:①立即处理②绝不包容③小题大做。当第一扇窗户被打破后,就要立即使用这三个办法,尽可能防止外力做负功,引发熵增。


熵减法则:路径依赖效应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是指一旦进入某个路径,就可能对这个路径产生依赖,它的本质是封闭,在原有的系统里不停地循环。路径依赖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在这个原理背后存在着对于利益以及所付出成本的考虑,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产生存在的主要原因。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路径依赖呢?有三步: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心之向往②尝试最小闭环,找到全新路径。最小闭环是让个人在原本的封闭系统中突破原有路径,走一条岔道看看,如果这条岔道不合适,就立刻拐回来,但如果这条岔道和个人的人生目标一致,那就可以开始投入行动,从而获得反馈③持续做功,等待复利的回报。


熵减法则:心流

心流,也就是精神负熵,是人们完全投入和集中在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而完全忽略了身边一切事物的状态,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是内在动机的最佳形式。那么怎么产生心流呢?主要有专注、明确目标、及时反馈、挑战水平与技巧水平有效组合、让忧虑感消失这五种方法。


熵减法则: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名期待效应、人际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自证预言,是一种对自己或对别人的暗示,在普遍认知中,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会得到戏剧性预期效果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证明了一个人的智商和能力并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外部作用激活自己,获得外力做功,在短时间获得进展,而信任、赞美与期望是“激活”的关键要素。

罗森塔尔效应既有正面效果也有负面效果,信任、赞美、期望等是发挥正面效果的关键,而负面评价、责备、埋怨等就会产生负面效果,那么发生事情了如何避免负面效果呢?这里有个话术,由事实、感受和请求三部分组成,事实——把之前发生的事实说出来,感受——在事实发生后,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要用平静的口气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请求——把自己希望对方怎么做的请求说出来。为了方便记忆,作者把这三部分简称为“是瘦球”。

另外,还可以用一些口头禅来实现正向罗森塔尔效应,比如:“这件事情本质上……” “如果再来一遍,我会……” “还有什么遗漏的吗?” “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来说……”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让子弹飞一会儿”……


熵减法则:马蝇效应

小时候林肯牵着马干农活,发现马屁股上有马蝇叮着,马就不敢放松,健步如飞,如果没有马蝇叮咬,马就慢慢腾腾,消极怠工。这就是林肯发现并总结出来的马蝇效应,其中“马蝇”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执念,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可以是受到外部刺激而产生的行动变化。所以,马蝇效应产生的动力机制既涵盖了内部动力,也包括组织和团队中的外部动力。


熵减法则: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是指在一些情况下,个体在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兼得的时候,不仅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让动机减弱。德西效应表明,如果一项活动能让人愉快(存在内部动机),那就不要提供物质刺激(外部动机),否则在人们的心中,这项活动的吸引力就降低了,容易从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这时候一旦外部动机物逐渐减少直至停止,那么它的动机能量也会逐渐减少直至趋向于零,这时这项活动也就会停止。而即使在相同的外部动机下,由于人们对于外部动机会出现一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人们虽然获得了相同的外部动机,但感受到的心理效用却在不断降低,所以随着边际效益递减的作用,当外部动机所产生的心理效用已无法产生足以推动行动的动机时,行动就会停止。所以做一件事情最好来自于内部动机,它会让人更容易因为行动本身带来的乐趣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倾注更多的心力,从而让人们表现得更好。

那么如何产生内部动机呢?影响人产生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有三种:①自主权——选择带来内部动机②胜任感——胜任感是人们感觉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从事某一项行为,并且还能取得不错结果的自我认知,“我能做到”是贯穿胜任感驱动内部动机的核心要素③社交关联——归属感下的动机增强,一句话感受一下,“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可以通过给予自主权、设计胜任感以及引导社交关联这三种方式来激发自己或他人的内部动机。


熵减法则: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被关注”“被观察”或者“被看见”的时候,会刻意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也包括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霍桑效应揭露了两个心理现象,一个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人们都希望在“被看见”的时候展现出一个更好的自己;另一个是如果在一个团体中,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个人能力或组织的正式目标,是影响效率最核心的内容。


熵减法则:帕累托定律

帕累托定律,又名“二八法则”或者“80/20法则”,是指在任何一个组合中,占关键因素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大约占比20%,剩下的80%虽然为多数,但都是次要的,或者说80%的结果来源于重要的20%。那么怎么运用帕累托定律呢?对于个人,要把80%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投入到重要的20%的事情上,对于企业也一样,把80%的资源投入到能带来最多效益的20%的项目上。那么我们如何识别这重要的20%呢?必须具备三种能力:极强的思考能力、超出常人的学习能力和面对未知境地的探索能力。


熵减法则: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是指资产收益率以复利计算时,经过了若干期之后,资产的规模会随着期数呈指数级增长的一种现象。复利效应要起作用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克服熵增做功必须是持续延绵、不可间断的,那么如何产生复利效应呢?关键在于工作属性是“很湿的雪”“很长的坡”以及拥有“四类护城河”中的一个或几个。

“很湿的雪”是指能够产生附加价值的工作属性,每一次投入都大概率地产生额外的价值,一次投入,多次产出,此外,符合“越……越……”句式的模型也符合“很湿的雪”这个属性。“很长的坡”要让一个产品载体所满足的需求越难被替代,这个产品载体所代表的坡道就越长。“四类护城河”是指①无形资产——品牌、专利和版权;②成本优势——规模决定成本,规模越大,商品成本越小;③网络效应——某个类型的产品对于用户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用户的数量,用户越多,产品价值也就越多;④迁移成本——一种防止用户逃离的成本,让人很难再去适应别家。

关于我们

轻轻日常百科,分享学习知识网,精彩生活时尚百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Your xseozz.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